清螺护水在行动

日期:2025-04-11 09:59来源: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
责任编辑:市环保信息中心阅读量: 打印

  近期随着气温回升,一场关乎水生态安全的“灭螺清剿战”在柏临河流域全面展开。福寿螺被列为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,每年3月中旬开始产卵,繁殖力极强,能迅速扩大种群,造成水体污染、威胁水生生物生存、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等危害。

  为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,宜昌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柏临河河长制联系单位,联合市农业农村部门及夷陵区、伍家岗区、高新区等属地人民政府多措并举,建立起“政府主导+专业协同+全民参与”三位一体防控体系,创新治理模式筑牢流域生态防线,柏临河流域福寿螺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
  引入专业力量精准施策

  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调治理,由行业专家组成技术专班编印防控技术手册,因地制宜分区分段采取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灭螺、农业调控等措施,控制福寿螺对河道、湿地、农田、水渠等生态系统的侵害。市农业农村局每月组织技术团队开展实地监测,依据福寿螺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评估危害等级,为福寿螺防控提供技术支撑。监测数据显示,流域内福寿螺危害等级持续稳定在“轻度发生”以下。

  运用物理防控群策群力

  注重福寿螺防控社会宣传发动,组织夷陵区、伍家岗区、高新区等地在沿线村(社区)开展多次福寿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,通过拉网式排查,采取人工捕捞、铲除卵块、无害填埋等物理手段控螺灭螺。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柏临河流域开展全流域巡查,及时反馈发现问题指导督促流域内地方政府落实防控任务。仅3月20日,伍家岗区、高新区两地在联合整治行动中清理福寿螺成螺及卵块超40公斤。干流高新区—伍家交界段、支流杨树河夷陵区段等重点区域螺卵附着率显著下降,福寿螺物理防治成效明显。

   创新生物防治屡出奇招

  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、河道清“四乱”、“幸福河湖”建设等工程建设项目,对易滋生福寿螺(卵)区域河岸杂灌进行清理,清理峡州大道区域河段沿岸杂灌1.2千米,破坏福寿螺生存场所。根据福寿螺生长习性,综合运用河床清淤、河道清理、生态治理等办法进行常态化清理,破坏福寿螺栖息和产卵场地,强化源头治理。柏临河流域将计划参考沙河公园投放鸭禽、甲鱼和青鱼苗消杀福寿螺等生物治理方法,综合运用生态防控手段巩固福寿螺防控成效。

  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,事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。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聚焦水资源保护领域,与相关责任部门联防共治坚决打好柏临河流域福寿螺防控攻坚战,以高质效的环保履职守护宜昌“青山绿水”生态画卷。(黄亚迪)